创建双向链表:数据结构与实现
需积分: 30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3.06MB PDF 举报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在C语言中创建双向链表,这是一种数据结构,相比于单向链表,它在每个节点中包含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另一个指向后一个节点,从而提供了双向的查找能力。首先,作者详细解释了双向链表的概念,节点的结构定义如下:
```c
typedef struct DNode {
char name[20];
struct node* prior; /*直接前驱指针*/
struct node* next; /*直接后继指针*/
} DNode;
```
在这个结构中,`name`用于存储字符数据,`prior`指向前一个节点,`next`指向后一个节点。图3.9展示了双向链表的基本概念和节点之间的关系。
实现双向链表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在TC环境中创建一个新的C源文件。
2. 引入必要的头文件,如`<stdio.h>`,用于标准输入输出操作。
3. 声明双向链表的节点类型`typedef struct node`,其中包含`name`、`prior`和`next`指针。
4. 定义`create()`函数,这是一个自定义函数,接收一个整数参数`n`,用于创建一个包含`n`个节点的双向链表。该函数返回一个指向`struct node`类型的指针,即链表的头指针。在函数内部,首先动态分配节点内存,然后通过循环逐个输入学生的名字并建立节点间的链接。
创建函数的代码示例如下:
```c
stud *create(int n) {
// ...代码细节...
for (i = 0; i < n; i++) {
s = (stud*)malloc(sizeof(stud));
// ...后续节点设置和输入名字的代码...
p->next = s;
// ...更新指针和提示用户输入名字的代码...
}
return h; // 返回链表头指针
}
```
本文档深入讲解了C语言中的双向链表创建及其关键操作,包括节点结构定义、内存管理以及创建链表的实际步骤。这对于理解和实现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需要高效查找前后节点的场景中。
1470 浏览量
166 浏览量
276 浏览量
105 浏览量
104 浏览量
145 浏览量
102 浏览量
114 浏览量
2024-11-08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8d4b2b8659a74a238c434299148be738_weixin_26731219.jpg!1)
liu伟鹏
- 粉丝: 24
最新资源
- Java消息服务JMS与消息驱动BeanMDB详解
- ASP.NET性能优化:SqlDataRead vs Dataset 与 ExecuteNonQuery vs ExecuteScalar
- 将.aspx扩展名改为.mspx的配置方法
- EJB技术详解:从基础到高级
- Spring配置数据库连接:DriverManagerDataSource与DBCP
- Spring框架深度解析:Bean与AOP实践
- Spring入门与IOC核心概念详解及应用示例
- 哈尔滨理工大一卡通系统数据结构与实现设计详解
- GEF入门教程:打造Eclipse图形编辑框架
- μC/OS-II中文手册入门指南
- 回溯法在0-1背包问题中的应用
- 贪心算法详解:从活动安排到最优化问题
- C/C++笔试面试精华题:类型转换与内存比较
- DirectX9基础教程:入门指南
- Oracle数据库监控与管理关键要素
- 互联网巨头的网络经济模式:从B-B到电子商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