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团队生产与贡献测度的影响

0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4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贡献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问题研究"这一主题,由汪虹和肖文两位作者合作完成,他们分别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文章的核心议题聚焦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归属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且在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备受关注的议题。 作者首先指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归属不清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造成的。第一个因素是企业的团队生产特性,即企业的生产活动依赖于多个协作的生产要素,这使得单一要素的贡献难以量化,从而使得剩余索取权的划分变得模糊。第二个关键因素是,由于技术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企业中各生产要素对剩余的贡献难以准确测量,这也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当企业有剩余时,通常涉及经济利润的定义。奈特的观点认为,企业剩余是产品销售价值扣除所有可评估生产要素价值后的剩余部分,即企业的经济利润。然而,这种剩余如何公正地在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分配,一直以来都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强调了解决企业中各生产要素贡献比例测度问题的重要性。只有准确衡量每个要素对剩余的贡献,才能更合理地进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这不仅有助于理论上的明晰,也能在实际操作中减少矛盾和纠纷。 本文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回顾和深入分析,试图揭示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通过改进贡献度评估方法来改善这一问题的路径。对于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来说,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率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