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与可信计算3.0技术解析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6.15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特别是基于GB17859标准的五级保护体系,以及在网络安全中的主动免疫和积极防御概念。同时,文章提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多个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如DDoS攻击、勒索病毒等,强调了网络安全威胁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此外,还探讨了网络空间的脆弱性,指出计算科学、体系结构和计算模式的问题。可信计算3.0技术被提出作为突破高等级安全防护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实现安全防护,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免疫能力。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根据GB17859标准设定的,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 1. 自主保护级:适用于基本的网络安全,强调自主访问和基础软件的可信性。 2. 指导保护级:增加了审计功能,注重应用程序验证,提高安全监管。 3. 监督检查级:采用强制访问控制,通过标记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 4. 强制监督检查级:关注结构化保证和实时关联感知,提升安全响应速度。 5. 专门监督检查级:实现实时监控,结合智能处置机制,增强对网络威胁的应对能力。 文章中还提到,网络安全威胁无处不在,包括病毒、APT攻击、网络战等多种形式,这些威胁针对的是网络空间中的资产、基础设施,甚至是国家主权。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提出了科学的网络安全观,包括认识网络空间的脆弱性,如图灵计算模型的攻防理念缺失、冯诺伊曼架构缺乏防护部件,以及在重大工程应用中缺乏安全服务。 主动免疫可信计算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在计算过程中进行安全防护,利用密码技术进行身份识别、状态度量和保密存储,以识别并排除潜在的威胁。可信计算3.0技术涵盖了公钥密码身份识别、对称密码加密存储、智能控制与安全执行双重体系结构,以及环境免疫抗病毒原理。通过数字定义可信策略,实现对用户透明的安全操作,确保攻击者难以进入系统,窃取信息无法解读,系统和信息无法篡改,重要信息不被非授权者获取,防止系统瘫痪,并且攻击行为能够被追踪。 中国在可信计算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安全可信体系,推动了可信计算3.0时代的到来。这一技术有助于构建更加可靠的主机系统,增强计算机部件的可靠性,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