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声场重建:波叠加与波束形成技术的应用

1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412KB PDF 举报
"波叠加联合波束形成的局部声场重建技术研究 (2010年)" 本文探讨了一种创新的局部声场重建技术,该技术基于波叠加和波束形成,旨在克服传统近场声全息技术在有限测量孔径下的局限性。传统的近场声全息(NAH)依赖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窗效应和卷绕误差,其精度和适用性受到了限制。针对这一问题,作者贾文强、陈进、李加庆和杨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案。 新方法首先利用波束形成技术分析由传声器阵列收集的声场信息,定位声源的位置。波束形成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它可以定向并增强来自特定方向的信号,从而有助于识别声源。一旦声源位置确定,研究人员会在该位置设置等效源,并利用迭代算法对局部声场数据进行扩展。这一过程有助于减少由有限测量孔径导致的不准确性。最后,通过扩展后的声场数据进行声场重构,实现了高效且精确的声场重建。 实验在半消声室内进行,使用两个音箱模拟声源,结果显示,即使在小测量孔径下,该方法也能准确地重构外部声场。这种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只需要少量的传声器,这大大简化了现场操作并提高了重构效率。 局部近场声全息(Patch-NAH)是NAH的一种改进形式,旨在解决传统NAH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算法,如基于迭代的时域数据外推、波数域数据外推、边界元方法(BEM)以及正则化方法等,这些都为提高声场重建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做出了贡献。 波叠加方法起源于Koopmann等人的工作,它通过将复杂形状物体辐射的声场分解为简单形状的声场叠加,简化了声学问题的求解。在本文中,波叠加与波束形成相结合,为局部声场重建提供了新的途径,进一步提升了声源识别和噪声控制的精确度。 这项研究为声学领域的噪声源识别和声场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新工具,有望拓宽NAH在工程应用中的潜力,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在有限资源和测量条件下进行高精度声场重建的场景。同时,它也为后续的声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