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振数值模拟:实时间步长选取策略与AUSM+-up格式应用

下载需积分: 10 | PDF格式 | 226KB | 更新于2024-08-12 | 41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颤振数值模拟的时间步长选取方法研究 (2005年),通过求解‘简化’颤振方程,分析颤振数值模拟中实时间步长选取,采用迎风AUSM+-up格式处理空间,双时间隐式方法进行时间推进,结合非结构运动网格技术和多自由度结构运动方程模拟跨音速机翼颤振。" 在航空工程领域,颤振是飞行器气动弹性现象的一种,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这篇2005年的研究论文由史爱明、王刚和杨永年撰写,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探讨了颤振数值模拟中的关键问题——时间步长选取。 研究中,作者们采用了一种“简化”颤振方程来分析数值模拟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实时间步长。在空间离散方面,他们选择了迎风的AUSM+-up格式,这是一种常用的高分辨率流动捕获格式,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的流动特征,特别是激波和剪切层。在时间推进中,他们应用了双时间隐式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减少计算负担,同时保持较高的时间精度。 为了考虑飞行器结构的动态响应,研究者使用了非结构运动网格技术,这种技术允许网格随时间移动以适应飞行器的弹性变形,如三维机翼的弯曲。他们还耦合了多自由度结构运动方程,以模拟跨音速飞行条件下的AGARD 445.6机翼结构响应。AGARD 445.6机翼是一个标准的颤振测试案例,广泛用于验证颤振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四步龙格-库塔方法解决结构方程时,每个振荡周期内至少需要20个时间点才能确保物理时间精度和结构响应的可靠性。这意味着在进行颤振数值模拟时,必须考虑到足够的采样点,以准确捕捉到结构振动的细节。 这篇论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在保证物理时间精度的前提下最大化实时间步长的方法,这对于降低大规模计算的复杂性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使用非定常Euler方程和非结构网格技术,该研究能够更全面地考虑气动力的非线性效应,从而提高颤振预测的准确性。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飞行器设计和颤振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