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现状与挑战

需积分: 33 24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92KB PDF 举报
"国内现有电力载波通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kubeflow fairing" 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存在差异,特别是在中国,由于电网特性、结构和居民住宅分布的不同,使得电力线载波通信面临特定挑战。近年来,国内公司如东软、福星晓程、弥亚微和鼎信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调制方式与传输速率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调制技术包括直接序列扩频(DS)、线性调频Chirp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其中,东软采用FSK,福星晓程使用DPSK,弥亚微使用QPSK,鼎信采用二进制连续相位移频FSK。各公司的传输速率有所不同,如弥亚微提供200至1600bps的可变速率,而鼎信的100bps速率仅适用于基本的抄表功能,更高速率的需求,如远程控制,需要更快的通信速度。 2、通信频率 国际上,美国的FCC规定电力线频带为100~450kHz,欧洲EN50065-1规定为3~148.5kHz。在国内,符合欧洲标准的载波通信芯片较少,如福星晓程的120kHz和弥亚微的57.6/76.8/115.2kHz。全球AMR系统普遍采用这些频段。 3、通信功率及EMI指标 为了应对国内电力信道环境的衰减,多数方案提高通信功率,如东软、福星晓程和鼎信,这不仅增加了线损和能源浪费,还加剧了电力线信道的污染。相比之下,弥亚微的Mi200E芯片采取低功耗设计,发送功率仅为0.4W,同时满足欧洲EMI标准。 4、芯片技术 部分国内供应商如东软和鼎信,并非自主研发芯片,而是基于MOTROLA的MC3361+单片机进行软件实现。而G3-PLC是一种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由法国ERDF发起,Maxim和Sagem共同开发,适合智能电网通信,具有高数据速率、低功耗和高抗干扰能力的特点,支持IPv6和AES加密,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应用需求。 G3-PLC技术在通信距离、适应性、安全性和网络拓扑上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穿越变压器的能力上,解决了低人口密度地区的连接问题。然而,国内现有的电力载波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与G3-PLC的标准相比,仍存在改进空间,需要在调制技术、通信频率选择、功率控制和芯片设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以提升整体性能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