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架构与启动机制详解:Linux内核与关键技术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1.92MB DOC 举报
本文档深入剖析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础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以Google IO提供的《Android Anatomy and Physiology》为核心内容。作者JeefJiang在2009年8月14日分享了这一系列教程,分为两部分:一是静态架构剖析(Android Anatomy),二是动态机能分析(Android Physiology)。 首先,从Android架构的角度出发,虽然Android基于Linux内核,但并非完全等同于Linux,因为它有自己的特性。Android并未采用Linux的本地窗口系统,也没有使用Glibc(GNU C Library)提供的全套标准工具集,而是定制了一套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内核,如标准的Linux 2.6.24内核经过针对Android特性的优化补丁。 选择Linux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内存和进程管理能力,这使得Android能高效地运行多个任务和应用。Linux的安全模型基于权限,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它也支持受认可的驱动模式,允许硬件驱动的开发和集成。此外,Linux的开源特性使得Android能够利用现有的共享库,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促进了技术发展。 在《Android Anatomy》章节中,讲解了Android的底层结构,包括Linux内核、非本地化的窗口系统、驱动程序模型以及不包含完整Linux工具集的事实。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Android如何与硬件交互以及系统服务的底层实现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Android Physiology》则着重于启动流程和层次交互,通过详尽的图解和步骤解析,展示了系统启动时各组件如何协同工作,包括启动walkthrough,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交互机制。这有助于开发者理解Android的生命周期管理和事件传递路径。 这篇文档是Android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深入浅出地揭示了Android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设计决策,帮助读者建立起对Android整体架构和运作机制的全面认知。无论是初次接触Android的开发者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从中收获宝贵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