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全局优化与随机探索

需积分: 13 1 下载量 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20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旨在增强其全局优化能力。传统的K均值算法存在探索性不足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作者通过在聚类中心更新过程中引入系数因子线性递减的随机项,以提高算法在初期的探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搜索效能。这种方法保留了K均值算法结构简洁的优点,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优化性能。论文关键词包括K均值聚类、确定性、随机项和全局最优。聚类分析是统计学和数据挖掘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图像检索、传感器网络定位等多个领域。尽管K均值算法因其简单性和效率而被广泛应用,但其局限性也促使学者们进行不断的改进研究。" 在这篇2014年的论文中,作者探讨了K均值聚类算法的局限性和改进策略。传统的K均值算法是一个迭代过程,由于其确定性的性质,往往只能找到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即在算法的迭代过程中引入一个随时间线性递减的随机系数因子。这个改变使得算法在早期阶段具有更强的探索性,可以更广泛地搜索解决方案空间,而在后期,算法能够聚焦于局部搜索,以提升聚类质量。这种改进保留了原始K均值算法的简单结构,同时也提升了其全局优化能力。 聚类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用于将数据集分成不同的组或类别,无需预先知道这些组的信息。K均值算法是最常见的聚类方法之一,它通过迭代将每个数据点分配给最近的聚类中心,然后更新这些中心为该聚类所有点的平均值。然而,算法的初始化选择(即初始聚类中心的设定)对最终结果有显著影响,容易导致陷入局部最优解。 论文提到了其他聚类方法,如粒子群优化和蚁群算法,这些都是基于生物群体行为的智能算法,用以改善聚类性能。例如,胡伟提出的改进层次K均值算法利用了空间的层次结构,而刘靖明等则将粒子群算法与K均值相结合,以增强其搜索性能。 这篇论文贡献了一个增强K均值算法全局优化能力的新方法,这对于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其它依赖聚类分析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引入随机项和线性递减的系数因子,算法能够在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中平衡探索性和收敛性,从而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