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课后习题解析
需积分: 16 1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562KB PDF 举报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的课后题答案,由谢希仁编写,最后更新于2007年6月19日。该资料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面向终端的网络系统和分组交换网络系统等关键知识点,并对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解释,特别是电路交换和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局限性。"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硬件、软件、协议和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第四版由谢希仁编著,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课后题答案旨在帮助读者巩固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网络系统。这个时期的网络主要服务于终端用户,由主机处理所有的计算任务,但这样的设计存在响应时间长、可靠性低的问题,主机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分组交换允许数据在多个节点之间动态分配传输路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这一阶段标志着互联网雏形的形成。
3. 随后的阶段见证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包括TCP/IP协议栈的标准化、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兴起、以及因特网的全球扩展。
4. 最近的阶段,网络技术持续演进,如移动通信、物联网(IoT)、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使得网络更加智能化、分布式和高效。
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之一。电路交换是早期电话通信的主要方式,它为通话全程分配固定的通信资源,但不适合数据通信的突发性和异步性。因此,分组交换应运而生,它将大块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每个包独立传输,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适应不同速率的设备通信,并且支持错误检测和纠正。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特点是不连续和突发性的,电路交换无法充分利用空闲的通信线路,导致效率低下。分组交换通过动态分配带宽和存储转发机制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现代网络的基础。
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题答案提供了深入学习网络原理的机会,涵盖了网络发展历史、交换技术以及网络结构等多个关键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网络设计和优化的基本原理,为实际工作或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16 浏览量
2011-01-07 上传
158 浏览量
2009-06-27 上传
1510 浏览量

adidi07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深入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评估方法论文集
- 精通蓝牙开发:构建Android服务端与客户端应用
- systemctl-php:PHP中systemctl管理的扩展包
- IE6安装卸载工具包:文件包内容与使用说明
- SQL2000备份与压缩自动化解决方案
- Eclipse代码折叠工具修复版发布:解决Java字符串越界异常
- OCaml中类型系统实现详解与算法W的应用
- Python实现的HTTP大文件多线程下载工具
- tinybox JavaScript弹出层插件类的介绍与应用
- 深入解析C#编程语言与随书源码的使用
- Virgo Tomcat Server:OSGi与Spring动态模块技术解析
- Oracle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C语言实现的编译原理词法分析器源码解析
- Bugscan Web漏洞扫描程序:在线系统开源框架分析
- VS2008下C++利用Curl构建网络爬虫示例
- Python实现游戏协议数据抓取与解析工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