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1:1万标准分幅图的制作方法与数据组织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50 31 下载量 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2 收藏 5.4MB PPT 举报
"arcgis标准分幅图制作与生产,主要涉及在ARCGIS软件中制作1:1万比例尺的标准分幅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分布图、土地权属界线图、耕地(园地)坡度分级图以及遥感影像图的组织格式和制作要求。"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标准分幅图是将大范围地图分割成一系列具有固定尺寸和坐标系统的较小图块,便于管理和分发。在农业土地调查汇总成果中,1:1万比例尺的标准分幅图是常用的数据组织方式,可以详细展示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本文着重讲解如何在ArcGIS软件中进行这种分幅图的制作。 首先,1:1万标准分幅图的数据组织格式通常按照图幅号进行分类,每个图幅号对应一个独立的mdb个人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各种专题图层,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等。这些图层以.mxd工程文件的形式存储,方便编辑和输出。此外,每张图幅还会有一个对应的.tif图像文件,用于存储栅格数据,如遥感影像。 1、土地利用现状图:显示区域内土地的各类用途,如农田、住宅、林地等,通过不同颜色或符号进行区分,有助于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2、基本农田分布图:突出显示被保护的基本农田,这对于农业政策制定和农田保护至关重要。 3、土地权属界线图:记录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有助于解决土地纠纷和进行土地交易。 4、耕地(园地)坡度分级图:根据地形坡度对耕地进行分类,对于农业规划、水土保持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作1:1万标准分幅图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 投影选择:通常采用3°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以确保空间精度和变形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 数据完整性:每个图幅的数据应完整,包含所有专题信息和对应的元数据。 - 分带处理:跨带投影的图幅需按照标准分幅提供成果数据,确保数据的连贯性。 在ArcGIS中制作标准分幅图的过程包括数据准备、图层设置、投影转换、图幅划分、布局设计和输出。用户需要熟练掌握ArcGIS的基本操作,如数据导入、图层管理、投影设置、数据裁剪以及创建mxd文档等。同时,为了保证成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还需要遵守相关的制图规范和标准。 总结来说,arcgis标准分幅图制作与生产涉及到GIS技术、数据组织、地图投影等多个方面,是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规划和环境研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精确的分幅和详细的图层信息,可以提供全面、直观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