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结构优化与软件工程方法概述

需积分: 32 23 下载量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3.86MB PPT 举报
在软件工程2012研修班的课件中,王立福教授对初始模块结构图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首先,他强调了模块划分时的合并策略,即合并具有相似或类似物理输出的模块,以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例如,将“显示”功能中的重复部分合并为一个显示模块,同时将计算结果输出模块如“PUT mpg”和相关的生成显示模块整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有助于简化系统结构,提高代码复用率。 在求精规则方面,教授建议将一些复杂的逻辑操作模块,如“PUT 加/减速”和“PUT 超速量”与其下属模块合并,形成更高级别的控制模块,进一步提升模块的内聚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工程的核心内容涵盖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首先,概论部分讨论了软件开发的本质,即它是将问题域的抽象概念和处理逻辑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这涉及到理解和映射问题域到不同抽象层次,如问题空间、需求、设计、实现和部署,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概念模型和设计模型。 课程中还介绍了多种开发方法,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方法和维也纳开发方法(VDM),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论是实现有效软件开发的关键。 软件开发的工程原则包括工程目标(如功能性、可用性和合算性)、工程活动(如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等)以及支持和管理技术,如采用适当开发范式(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提供工程支持和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 理解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是进行软件开发的基础,它需要结合问题域的特性和技术手段,确保最终的产品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保证质量和效率。通过这个框架,软件工程师可以清晰地规划和执行整个开发过程,从概念模型的建立到部署和维护,确保软件的生存周期管理得到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