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嵌入式Linux启动过程与信息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5 收藏 722KB PDF 举报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信息,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嵌入式Linux启动过程中显示的信息,并揭示其背后的意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深入了解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文中以一个具体的启动过程为例,展示了从Bootloader到内核加载,再到系统初始化的各个阶段的关键信息。"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中,首先启动的是Bootloader,它负责加载Linux内核到内存中。在给定的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Bootloader加载的内核版本是2.4.20-uc0,这是一个专门为嵌入式设备定制的版本。Bootloader还会打印出内核编译时的详细信息,比如使用的GCC版本(这里是2.95.3)和其他特定的补丁。 接着,内核开始初始化,显示出处理器类型(如Samsung S3C4510B)和架构信息。内核会根据硬件配置分配内存区域,例如zone(0)、zone(1)和zone(2),分别代表不同的内存分区。在示例中,zone(0)和zone(2)没有分配页面,而zone(1)分配了4096个页面,这表示可用的物理内存。 内核还会计算延迟循环的频率,这是用于测量CPU速度的指标,这里的频率是49.76 BogoMIPS。然后,内核报告了总的内存大小(16MB)以及可用的内存(14348KB)。接下来,内核会初始化各种缓存,如Dentry、Inode和Buffer-cache,这些缓存对于提高文件系统操作的性能至关重要。 Kernel command line显示了根文件系统挂载点,这里是/dev/rom0,表明根文件系统存储在ROM中。内核还会报告代码、数据和初始化区的大小,这些都是内核占用的内存资源。 这些启动信息提供了关于系统硬件配置、内核功能以及内存管理的详细视图,对于调试和优化嵌入式系统非常有用。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深入分析,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定位潜在问题,以及优化系统性能。因此,熟悉和解读这些启动信息是每个嵌入式Linux开发者必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