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集群与LVS详解:从起源到高可用性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15MB PPT 举报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集群的起源以及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相关知识,包括LVS在集群架构中的应用和高可用性特点。" 集群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当时由计算机厂商和研究机构进行研究,主要用于科学工程计算。然而,由于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集群技术并未广泛进入公众视野。随着Linux集群的兴起,集群的概念逐渐普及,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系统扩展和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集群的主要优点包括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性价比。通过增加CPU数量和内存容量,系统性能得以提升,而通过构建计算机集群,可以将任务分散到多个节点,防止单点失效,增强系统稳定性。此外,负载平衡集群允许系统同时处理更多用户请求,提高整体性能,且使用工业标准的廉价硬件即可构建高性能系统。 集群主要有三种类型:负载均衡集群(LB)、高可用性集群(HA)和高性能集群(HP)。负载均衡集群通过分配任务到多个服务器来均衡系统负担;高可用性集群则确保当某个节点故障时,服务能无缝转移至其他节点,保证连续运行;高性能集群专注于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数值计算任务,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LVS(Linux Virtual Server)是一种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它可以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在Ubuntu等操作系统上,可以搭建LVS-DR(Direct Routing)集群,实现服务器之间的流量分发。LVS不仅具备负载均衡功能,还具有高可用性特性,如服务恢复机制,当服务器恢复后,可以自动将其重新加入服务请求处理列表。 Oracle RAC集群和LVS集群都是同时具备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特征的服务器群。高性能集群(HP)则专注于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尽管其成本较高,但相对于昂贵的专业超级计算机,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集群技术,特别是LVS,为现代互联网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扩展能力和高可用性保障,使得企业能够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构建起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和抵御单点故障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