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与IP交换技术:从基础到MPLS

下载需积分: 17 | PPT格式 | 11.16MB | 更新于2024-08-14 | 137 浏览量 | 4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ATM和IP-南邮交换技术"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种重要的交换技术——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和IP(Internet Protocol),它们分别处于通信网络的不同层次。ATM是一种链路层的交换技术,侧重于提供服务质量(QoS)保障和快速的数据交换,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语音和视频通信。ATM通过固定长度的信元(cell)进行数据传输,这种快速交换机制使得它在电信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IP,另一方面,是网络层的路由技术,其核心是根据网络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路由选择。IP网络提供了灵活的、最佳路径的选择,但相对于ATM,它在QoS方面通常较弱。IP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但随着多媒体和实时应用的需求增长,IP网络需要解决延迟和带宽保证等问题。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作为ATM和IP融合的一种技术,结合了两者的优势。MPLS允许在网络中创建高效的标签交换路径,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并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流量提供不同的服务等级,从而改善了QoS。MPLS支持多种协议,使其成为在IP网络中实现ATM类似功能的有效手段。 此外,本文还概述了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交换的一般概念、电信交换网络的结构、以及各种接续类型。例如,交换节点通过控制用户线和中继线的接续,实现了用户之间的通信,避免了所有用户间直接互联的复杂性和资源浪费。在更广泛的网络中,汇接交换节点被引入以节省传输资源,形成了逐级汇接的交换网结构。 交换技术分为两大类: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在通信开始前预先分配了一条专用的物理路径,适用于需要持续稳定带宽的通信,如电话通话。而分组交换则是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分组)进行传输,每个分组独立路由,适合于突发性和异步的网络通信,如互联网数据传输。 本地网、汇接局和端局等概念也在内容中提及,这些构成了电话交换网络的基础架构,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接续,如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和转接接续。交换节点必须具备呼叫控制、地址解析、选路转发、连接建立和拆除等功能,以确保通信的顺利进行。 ATM和IP各有其特点,而MPLS作为一种融合技术,旨在平衡性能和灵活性。交换技术的深入理解对于构建高效、可靠和适应性强的通信网络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