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架构与实现详解:跨平台接口标准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3 收藏 13KB TXT 举报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CORBA(对象请求 broker)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CORBA是Object Management Group(OMG)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标准,旨在实现不同平台、语言和系统间的无缝通信。它是基于对象的跨语言交互架构,主要用于构建分布式的、异构环境下的软件系统。 首先,文章介绍了CORBA的主要概念,包括其核心组件Object Request Broker(ORB)。ORB是一种服务器,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中介,负责处理请求和响应,实现远程方法调用。OMG的Objec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MA) 规定了ORB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 1. **Object Request Broker (ORB)**:作为 CORBA 模型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提供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IDL)的编译、解释和注册服务。ORB必须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 Java, Ada, Smalltalk等,以便进行跨平台通信。 2. **Object Services and Common Facilities**:ORB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使得开发者可以访问底层的共享设施和服务,如命名服务、事件服务等。 3. **Metadata Management**:ORB需要管理元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关于对象类型、位置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交互的信息,这对于远程调用至关重要。 4. **Interoperability**:通过IIOP(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等协议,确保不同ORB之间的互操作性,即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如Solaris、Windows、Unix等。 5. **Language Interoperability**:支持多种语言的集成,如C和Java的协同工作,以及基于元语言的互操作。 5.3.1节详细讲述了CORBA的实现,指出早期的ORB如Java和Smalltalk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而随着CORBA 2.0的发布,规范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此外,为了正确配置和使用ORB,文档强调了以下几点: - 必须安装合适的Object Request Broker,如作为服务的提供者。 - ORB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平台的网络通信需求,比如TCP/IP、IPX/SPX等。 - 需要配置适当的编码器和解码器来处理跨平台的数据传输。 - stubs和 skeletons的生成,这些是本地代码,用于封装远程对象的方法调用。 - 为了兼容性和一致性,应遵循特定的命名和版本规则,避免冲突。 总结来说,本文档深入剖析了CORBA技术的关键概念、架构和实践,包括ORB的角色、OMA的设计以及其实现中涉及的诸多细节,对于理解和开发分布式系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