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LR文法基础:简洁定义与规则详解

需积分: 45 11 下载量 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803KB PDF 举报
ANTLR是一种强大的语言工具框架,用于根据一种可以嵌入在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C#、C++等)中的文法定义,自动生成相应的语法分析器(如编译器或翻译器)。ANTLR的文法定义采用类似于EBNF的扩展Backus-Naur形式,提供了更为直观和简洁的规则表示。 在ANTLR的文法定义中,规则由一系列符号组成,每个规则通常以冒号":"分隔前后两个部分,取代了传统的"A => a"形式。规则必须以分号";"结尾。规则之间的连接使用空格,如"A : a b c;",表示符号a、b和c按顺序相连。选择关系通过竖线"|:"表示,例如"A : a | b | c;",意味着A可以推导出a、b或c中的任何一个。 重复是ANTLR文法定义中的关键概念,星号"*"表示一个符号可以出现0次或多次,相当于"A : A a | ;";加号"+"则表示至少出现一次,如"A : A a | a;".可选符"?"允许一个符号出现0次或1次,如"A : a?;"相当于"A : a | ;"。 子规则用圆括号"()"包围,形成一个独立的规则集,如"A : (a b) | b;"。子规则可以用来组合多个符号或规则,简化文法定义。在ANTLR中,需要使用单引号(')来表示括号字符,以避免与子规则的语法冲突。 ANTLR支持多种流行语言的语法分析器生成,包括Java、C#、C++等,本书主要介绍Java和C#。开发一个ANTLR项目通常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编写文法定义,其次使用ANTLR生成语法分析器代码,最后编译并运行分析器。 在本章的HelloWorld示例中,读者将学习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语法分析器,包括文法的编写、语法分析器的生成以及运行环境的设置。通过实践这个过程,读者可以理解ANTLR的基础原理,并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尽管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细节,但重点在于掌握ANTLR的工作流程和基本用法,而非深入探讨所有可能的语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