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论:理论与实践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78MB PPT 举报
"管理研究方法论是一门由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李丽教授主讲的课程,主要涵盖了管理研究的基本知识、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小组讨论。课程共有六次课,包含三次作业和一次开卷考试,期末考核占60%,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和课堂表现)。课程主要探讨了管理研究的定义、类型及其目的,并介绍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特征。" 在管理研究中,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收集和简单的事实转移,而是通过系统、控制、实验和严谨的方法去验证关于现象之间关系的假设。科学研究被定义为对现象间关系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而管理研究则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解决管理决策中的问题,旨在发展和检验理论与假设,同时也为实际决策提供依据。 管理研究的类型多样,包括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相关性研究、理论研究、探索性研究、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各有其目标和方法: 1. 描述性研究:旨在报告和描述现象的状态,不涉及因果关系。 2. 解释性研究:目的是揭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3. 相关性研究:关注变量间的关联性,但不证明因果关系。 4. 理论研究:侧重于理论的发展和检验。 5. 探索性研究:用于初步了解问题,发现新的观点或假设。 6. 应用研究:关注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7. 定性研究:侧重于非数字数据,如观察、访谈等。 8. 定量研究:依赖于数值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 管理研究的目的包括报告现象、描述现象、预测未来事件并建立因果模型,以及对事件进行评价。探索性研究通常用于初步探索未知领域,描述性研究关注现象的现状,解释性研究则致力于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政策研究则直接服务于决策制定。 在进行管理研究时,学者和研究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研究目的的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的考核,可以评估学生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