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硬件设计关键点:时钟电路与未用引脚处理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18KB DOCX 举报
"该文档是关于DSP硬件设计的指导,主要涵盖了时钟电路选择、未用输入/输出引脚的处理以及为何片内RAM大的DSP效率高的讨论,旨在帮助工程师优化DSP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数字信号处理(DSP)硬件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时钟电路的选择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当系统需要多个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时,可编程时钟芯片是首选,因为它能灵活地生成所需频率。对于单一频率,可以选择晶体时钟电路。如果需要多个同频时钟信号,使用晶振更合适。此外,利用DSP内部的锁相环(PLL)可以降低外部时钟频率,提高系统稳定性。不过,需要注意不同型号的DSP对时钟信号的要求,例如C6000系列等一些型号不支持晶体时钟,而VC5401等型号的时钟信号电平为1.8V,推荐使用晶体时钟。 其次,未使用的输入/输出引脚的处理也非常重要。未用的输入引脚不应悬空,而应上拉或下拉至固定电平,以防止噪声引入和不必要的电流消耗。关键的控制输入引脚,如Ready和Hold,应保持在适当的逻辑状态。未用的输出引脚可以悬空,而未用的I/O引脚应根据其默认状态处理,如果默认为输入,则上拉或下拉;如果默认为输出,可以悬空。 片内RAM的大小直接影响到DSP的效率。随着DSP技术的发展,片内RAM的容量不断增大,这有几个好处:首先,片内RAM的访问速度更快,允许DSP无需等待即可执行操作;其次,某些系列如C2000/C3x/C5000,可以在一个指令周期内访问片内RAM两次,提高了指令执行效率;再者,片内RAM不受外部环境干扰,运行更加稳定;最后,由于DSP通常有多条总线,访问片内RAM不会影响其他总线的操作,从而提高了整体系统效率。 至于DSP外部Flash的编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编程器直接写入,将编译后的OUT文件转换成HEX格式,然后通过编程器加载到Flash中;二是利用在线编程(ISP)功能,通过软件工具直接在系统中更新Flash内容,这种方法更便于程序的调试和升级。 理解并遵循这些DSP硬件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减少设计中的问题,并确保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务必参考具体的DSP芯片数据手册,因为不同型号的DSP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