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SAR成像自聚焦算法:PFA融合多阶段参数化最小熵与对比度增强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1 收藏 1.23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算法的高分辨SAR成像自聚焦算法",针对机载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实现高分辨率成像时遇到的问题,即惯导系统提供的精度不足以满足这种成像需求,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特别是由于惯导测量误差引发的越距移位(Range Cell Migration, RCM)和相位误差。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作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论文采用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 PFA)作为基础处理框架。PFA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在SAR成像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有效地处理阵列信号的非共线性和运动补偿问题。然而,对于高分辨率成像而言,传统的PFA可能难以提供足够的精度来纠正惯导误差。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由粗到精"的混合多阶段参数化最小熵(Hybrid Multistage Parameterized Minimum Entropy, HMPME)距离单元移动校正方法。这个方法通过将自聚焦过程分解为多个阶段,先进行粗略校正,然后逐步细化,以提高校准的准确性。最小熵原则在此过程中起到优化参数选择的作用,确保算法能够找到最优的校正参数,减少图像失真。 此外,作者还引入了基于图像对比度增强(Contrast Enhancement, CE)的变步长迭代相位误差校正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图像的对比度进行增强,提高了对细微相位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更精确地识别和校正相位误差。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对比度和低信噪比的场景,有助于提升成像质量。 整个算法设计巧妙地整合到了PFA处理流程中,不仅有效补偿了惯导测量的不足,还能适应不同复杂环境下的成像需求。论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机载聚束SAR数据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证明了其在高分辨率SAR成像中的优越性能。 这篇论文为解决机载SAR高分辨率成像中的自聚焦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思路,对于提高SAR系统的成像质量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