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失败的标准化尝试

需积分: 50 5 下载量 1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99MB PPT 举报
"这篇资源主要介绍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框架。OSI模型旨在让不同系统的通信变得可能,但其在市场化方面遇到了挑战,包括缺乏商业驱动力、协议实现复杂、运行效率低以及层次划分不合理等。同时,资源还提到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概览,涉及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个层面,并特别强调了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因特网的构成和发展历程。"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将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任务,如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而应用层则处理用户的应用需求。 OSI模型的出现是为了促进全球计算机系统的互操作性,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并未取得预期的成功。主要原因包括:OSI专家在制定标准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OSI协议实现复杂,导致效率低下;标准制定时间过长,使得相关设备无法及时上市;以及层次划分存在冗余,某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定义。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实现了数据和信息的快速传递,促进了全球化连接。网络化成为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关键特征之一,涵盖了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两大核心功能:连通性和共享性,使得用户之间可以交换信息并共享资源。 因特网是网络的网络,由众多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相互连接。它的历史可追溯到ARPANET,经过三个发展阶段,从单一网络发展到多级ISP结构的全球网络。如今,用户通过ISP接入因特网,形成了多层次的服务提供者体系。 课程内容涵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网络基础知识,如物理层的信号传输、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封装、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和UDP、应用层的各种网络服务,还包括网络安全、多媒体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的讨论。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运作机制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