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详解:从词法到目标代码生成
需积分: 50 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辛明影教授的计算机学院课程——编译原理,主要讲解了编译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包括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语法描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存储分配、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等内容。课程采用自顶向下、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验来拓宽理论教学,并强调实践操作。"
在编译原理的学习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将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如Fortran、Pascal、Java、C等)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等价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这个过程通常分为多个阶段,包括:
1. **词法分析**:这一阶段,编译器识别并分解源代码中的词汇单元,即词法元素,比如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形成所谓的“词法单元流”。
2. **语法分析**:接踵而来的是对词法单元流进行解析,依据语法规则构建抽象语法树(AST),确保源程序符合语言的语法规则。
3. **语义分析**:在此阶段,编译器检查源代码的逻辑意义,比如类型检查、作用域解析等,并生成中间代码。语义分析还涉及对表达式求值和语句执行的逻辑。
4. **中间代码生成**:为了简化后续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编译器通常会生成一种高级的中间语言,这种语言不依赖特定的硬件平台。
5. **代码优化**:在生成目标代码之前,编译器可能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例如删除冗余计算、合并重复代码等。
6. **目标代码生成**:最后,编译器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的语言,通常是汇编语言或直接的机器码。
在描述的特定内容中,提到了编译过程中项目的有效性判断。如果项目A→α·Bβ能有效识别活前缀γ=δα,意味着存在一个规范推导,可以继续推导出其他形式,这涉及到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推导规则。同时,如果B→·η也对相同的活前缀γ有效,那么这两个项目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项目集中,这是编译器构造过程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因为它们共同决定了语法分析的策略,例如LR分析或LL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辛明影教授强调问题驱动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编译器构造项目来深化理解和掌握知识。预备知识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和数据结构,这些是理解和构建编译器的基础。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编译原理,还能具备设计和实现编译器的能力。
145 浏览量
2015-12-10 上传
2013-09-26 上传
2013-10-11 上传
2013-10-22 上传
2017-09-16 上传
2009-12-01 上传
2014-11-08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深夜冒泡
- 粉丝: 17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Raspberry Pi OpenCL驱动程序安装与QEMU仿真指南
- Apache RocketMQ Go客户端:全面支持与消息处理功能
- WStage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阶段数据交互技术
- 基于Java SpringBoot和微信小程序的ssm智能仓储系统开发
- CorrectMe项目:自动更正与建议API的开发与应用
- IdeaBiz请求处理程序JAVA:自动化API调用与令牌管理
- 墨西哥面包店研讨会:介绍关键业绩指标(KPI)与评估标准
- 2014年Android音乐播放器源码学习分享
- CleverRecyclerView扩展库:滑动效果与特性增强
- 利用Python和SURF特征识别斑点猫图像
- Wurpr开源PHP MySQL包装器:安全易用且高效
- Scratch少儿编程:Kanon妹系闹钟音效素材包
- 食品分享社交应用的开发教程与功能介绍
- Cookies by lfj.io: 浏览数据智能管理与同步工具
- 掌握SSH框架与SpringMVC Hibernate集成教程
- C语言实现FFT算法及互相关性能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