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加载与卸载详解

需积分: 9 4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763KB PPT 举报
"本资源是关于ARM 9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教程,主要讲解了驱动程序的加载和卸载过程,以及嵌入式Linux的设备管理和数据交换方式。" 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内核的关键组件。在ARM 9这样的嵌入式平台上,驱动程序的正确加载和卸载至关重要。加载驱动程序时,通常需要编写两个入口函数:`init_module()` 和 `cleanup_module()`。`init_module()` 在模块加载时自动调用,用于初始化设备驱动,包括注册功能函数以便内核后续调用。如果该函数返回0,表示初始化成功,否则表示失败。`cleanup_module()` 函数在模块卸载时执行,它的任务是撤销 `init_module()` 的操作,移除注册的功能函数,防止因重名导致下次加载失败。 在较新的Linux内核2.3版本及以上,开发者可以自定义这两个函数的名字,如 `init_my()` 和 `exit_my()`,然后通过 `module_init()` 和 `module_exit()` 宏分别指定它们,这有助于避免调试多模块时可能出现的函数名称冲突。 嵌入式Linux设备主要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两类。块设备以块或扇区为单位进行I/O操作,常用于文件系统,如磁盘。字符设备则以字符为单位进行I/O,例如键盘,它们通常不使用内核的高速缓存,需要自己管理缓冲区。网络设备介于两者之间,具有独特的特性。 处理器与设备间数据交换有三种常见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直接内存存取)方式。查询方式简单但效率低,因为它需要CPU不断检查设备状态,可能导致处理器资源浪费。中断方式更高效,允许CPU在执行其他任务的同时处理设备操作,通过中断信号通知CPU数据准备就绪。DMA方式则让数据直接在设备和内存之间传输,无需CPU介入,进一步提高了处理器效率。 理解驱动程序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设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机制对于进行有效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至关重要。在ARM 9这样的平台上,优化这些过程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