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串口通信程序:实时接收与数据可视化
需积分: 9 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3KB TXT 举报
该MATLAB代码片段是一个基于串口通信的实用程序,主要用于从串口设备接收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文本文件中,然后可视化这些数据。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函数定义:
函数名为`serialcomm`,它执行串口通信任务。这个函数的主要目的是读取来自串口设备的数据,并将连续的字节序列打包成帧。
2. 串口配置:
- `g = serial('com1')`: 创建一个串口对象g,连接到名为"com1"的串口设备。这通常对应于计算机的串口端口,如COM1。
- `g.baudrate = 9600`: 设置波特率,这里设定为9600 bps(位每秒),是常见的串口通信速率。
- `g.parity = 'none'`: 设置无校验,简化通信过程。
- `g.stopbits = 1`: 使用1个停止位,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 `g.timeout = 0.5`: 设置超时时间为0.5秒,防止阻塞过长时间。
- `g.inputbuffersize = 4096`: 设置输入缓冲区大小,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3. 帧结构处理:
- 数据被假设为23字节的帧,但实际代码可能在帧头或帧尾添加额外的标识符(如连续的两个255),以便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 通过`fread`函数逐字节读取数据,如果遇到255,会继续读取直到找到帧结束的第二个255,然后将接收到的字节存储到`recbuf`数组中。
4. 数据保存与读取:
- 将接收到的帧数据写入文本文件`dat.txt`,路径为"D:\ProgramFiles\ͼ\ͼɼ\",使用分隔符''。
- `textread`函数用来读取之前保存的数据,只保留前3999个元素,这可能是为了展示数据的一部分或者去除潜在的多余帧。
5. 数据可视化:
最后,代码使用`plot`函数绘制数据,x轴表示帧序号,y轴范围从0到255,显示接收到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6. 程序控制:
`while framenum < 101`循环确保只接收100帧数据(可能是预设的帧总数或实验限制),之后关闭串口连接、删除串口对象,并清空工作空间。
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基础的串口通信和数据采集示例,适用于MATLAB环境下的实时数据监控或简单的设备控制。对于实际应用,用户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帧格式和协议进行调整。
2022-09-23 上传
2021-10-08 上传
308 浏览量
174 浏览量

跃通未来
- 粉丝: 243
最新资源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六版下册全解资源包
- RESTEasy开发中不可或缺的22个核心Jar包介绍
- Oracle 11g下重建WMSYS用户及其WM_CONCAT函数教程
- 基于STM32的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实现
- MultipartEntityBuilder上传图片所需关键jar包介绍
- 新型防折角书皮设计的行业应用与探讨
- HYKWebsite重建项目:打造全新网站架构
- Springbeats-uptime:实现自我监控的状态页面解决方案
- Android DropMenu 下拉菜单设计与实现
- Windows平台64位JDK1.8安装指南
- STC单片机烧录工具箱v6.82E发布:提升编程效率
- DOS平台多功能多媒体播放器QuickViewPro
- 基于YNAB API的热图报告分析与应用
- Flutter中布局放大、隐藏与权重的高级组合技巧
- 如何使用uboot实现对6410平台SD卡的全面支持
- MineCrossing网站前端开发指南与本地与远程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