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轮廓波毫米波天线新型综合技术

0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336K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近场轮廓波毫米波天线的合成方法,通过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在近场积分公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天线孔径分布与轴向分布之间的转换。这种方法借鉴了广泛应用于远场模式合成的相位仅方法,旨在设计出具有轮廓近场波束的圆形孔径毫米波天线。通过实例验证,设计了一个直径1.2米、工作频率为95GHz的圆形反射器天线,该天线在25米至100米的距离范围内产生了一种均匀的准恒功率密度和波束半径的波束。" 这篇论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近场轮廓波毫米波天线**:这种天线设计着重于在近场区域内产生具有特定轮廓的波束。近场区通常是指距离天线的距离小于波长的一小部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电磁场以非辐射方式传播,具有较强的波动特性。 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FFT是信号处理和计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算法,能够高效地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在这里,FFT被用来在天线的孔径分布和轴向分布之间进行转换,这对于近场合成方法至关重要。 3. **近场积分公式**:论文基于圆形孔径天线的近场积分公式,这是计算近场分布的基础。这些公式通常涉及复指数函数和空间坐标,用于描述天线产生的电场或磁场强度。 4. **相位仅方法**:这是一种远场模式合成技术,主要通过控制天线各单元的相位来实现所需的辐射模式。论文中,这一方法被扩展应用到近场波束合成,通过调整相位来产生期望的近场波束形状。 5. **圆形反射器天线设计**:论文中给出的具体示例是一个直径1.2米、工作在95GHz的圆形反射器天线。这种设计展示了如何使用提出的合成方法实现近场波束的优化,以获得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保持恒定的功率密度和波束半径。 6. **性能验证**:通过实际的天线设计和仿真或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合成方法的有效性。25米至100米的范围内,天线能产生均匀的波束,这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潜力。 这篇研究对毫米波通信、雷达系统以及需要精确控制近场波束特性的其他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和优化工具,有助于推动毫米波技术的发展。
手机看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