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ADH基因马铃薯二代耐盐性增强:PCR验证与生理效应分析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511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马铃薯无性繁殖二代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耐盐性研究。作者李东魁、王蒂等人在实验中选取了4个转BADH基因的马铃薯株系GN-1、GN-2、GN-3和GN-4,以及非转基因的受体亲本甘农薯2号(GN-CK),在NaCl浓度分别为0、3.0和6.0g/L的环境下进行盆栽种植并进行了PCR检测和耐盐性测试。
首先,研究发现转BADH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表现出稳定的遗传特性,这意味着该基因能够成功地被无性繁殖的后代稳定遗传。相比于受体亲本,转BADH马铃薯在高盐浓度(6.0g/L)下显示出更强的耐盐性。这种耐盐性可能通过提高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来实现,这些生理指标的改善有助于减轻马铃薯在盐胁迫下的伤害程度。
文章引用了过去几十年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关于CMO(胆碱单氧化物酶)和BADH基因的研究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这两个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虽然CMO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但BADH基因作为高等植物甜菜碱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其基因工程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1990年,Woretilnyk等人首次克隆了菠菜的BADH cDNA,开启了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随后,Rathinasabapathi等人在1994年将菠菜和甜菜的BADH基因转入烟草,证明了BADH可以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即使没有典型的转导肽。1995年,肖岗等人从盐生植物山菠菜中克隆了BADH cDNA,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成功表达,这进一步证实了BADH基因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不仅验证了转BADH基因在马铃薯中的遗传稳定性和耐盐效应,还展示了BADH在植物应对盐胁迫过程中的生理调节机制,对于改良马铃薯品种以适应高盐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5-15 上传
2021-04-27 上传
2021-06-15 上传
169 浏览量
2020-03-10 上传
2025-02-17 上传
2025-02-17 上传
2025-02-17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709312
- 粉丝: 3
最新资源
- 微信小程序项目源码分享与解析
- Android中Handler与子线程实现计时方法
- AntiFreeze:永不卡死的高效任务管理器
- DPS系统7.05版本发布:全面升级的统计分析软件
- 记忆卡游戏:HTML制作的互动记忆练习工具
- 易语言实现EXCEL数据与MYSQL数据库交互操作教程
- 掌握数据科学核心技能的哈佛专业证书课程
- C#实现仿Windows记事本功能及特色工具集成
- 全面覆盖BAT Java面试题及详解
- H5音乐播放器模板开发:一站式网页音乐体验
- rcsslogplayer-15.1.0版本发布:全新的日志播放器
- 邮件服务库SendGrid、PostMark、MailGun和Mandrill使用教程
- perseid博客引擎:使用Meteor打造的早期原型
- 创建干净简洁的投资组合网站:mike.lastorbit.co的Jekyll主题指南
- LM2596双路稳压电源设计与完整AD工程资料
- FunPlane打飞机小游戏开发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