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软交换中QoS保障机制研究与IP QoS模型比较
需积分: 5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444KB PDF 举报
软交换中QoS保证机制(2006年)是一篇针对软交换技术中服务质量(QoS)管理的重要论文,作者陈俊和何冰在该文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软交换作为一种基于IP的通信技术,随着互联网流量的增长,原有的IPv4协议在处理实时业务(如视频、音频)和非实时业务(如文件传输、邮件)时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数据包处理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带宽阻塞、数据丢失和延迟增加。
QoS(Quality of Service)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障,确保网络能够根据业务类型和优先级对数据包进行差异化处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它涉及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业务可用性、延迟、可变延迟、吞吐量和丢包率等。通过对IPQoS模型的研究,作者重点分析了三种模型:
1. 综合业务模型(InterServ)/RSVP: 这种模型依赖于资源预留协议(RSVP),预先为每个数据流分配资源,以确保其优先级和带宽需求。优点是可以提供确定的服务质量,但可能造成网络资源浪费,且复杂度较高。
2. 差分服务模型(DiffServ): 这个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标记类别(DSCP)来区分数据包,根据其优先级进行转发,相对简单但服务质量取决于网络设备的支持程度,可能不适合对QoS有极高要求的应用。
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MPLS通过封装数据包并分配标记,使得网络可以根据标记进行路由和优先级处理。它既具有InterServ的灵活性,又避免了其资源预留的过度开销,适合复杂的网络环境。
作者在论文中详细比较了这三种模型的优缺点,并指出随着实时业务的增加,IPQoS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是未来IP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服务质量QoS的定义则是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关于信息传递的预期标准,从用户角度看,是满意度;从业务角度看,则是网络对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的承诺。
这篇2006年的文章深入剖析了软交换环境中QoS管理机制的必要性,提供了对IPQoS模型的深入理解,对于理解和优化网络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1-10-12 上传
2012-02-29 上传
2020-03-04 上传
2009-09-30 上传
2021-01-19 上传
2021-01-2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611877
- 粉丝: 5
- 资源: 925
最新资源
- 高清艺术文字图标资源,PNG和ICO格式免费下载
- mui框架HTML5应用界面组件使用示例教程
- Vue.js开发利器:chrome-vue-devtools插件解析
- 掌握ElectronBrowserJS:打造跨平台电子应用
- 前端导师教程:构建与部署社交证明页面
- Java多线程与线程安全在断点续传中的实现
- 免Root一键卸载安卓预装应用教程
- 易语言实现高级表格滚动条完美控制技巧
- 超声波测距尺的源码实现
- 数据可视化与交互:构建易用的数据界面
- 实现Discourse外聘回复自动标记的简易插件
- 链表的头插法与尾插法实现及长度计算
- Playwright与Typescript及Mocha集成:自动化UI测试实践指南
- 128x128像素线性工具图标下载集合
- 易语言安装包程序增强版:智能导入与重复库过滤
- 利用AJAX与Spotify API在Google地图中探索世界音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