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江两河'区域农牧科技体系建设与发展目标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26KB PDF 举报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和农耕文化的摇篮,其综合开发中的农牧科技体系建设在1993年得到了深入探讨。论文通过对该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进行考察,揭示了当前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指出存在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地区基本情况概述显示,“一江两河”中部地带拥有17.64万公顷可耕地,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约79.86万,其中农牧业人均土地仅为0.287公顷。尽管该地光照资源丰富,热量较低,气候适宜,但气象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99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达到了6.4亿公斤,人均产粮587公斤,收入水平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主要受限于高寒、平坦、多风等自然条件,以及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不足。据统计,农牧业劳动力中,文盲率高达8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95%,初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极低。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农牧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的重点和目标。首要目标是在2000年实现粮食产量显著增长,达到51558.7万公斤,相较于1990年有显著提升,分别比四川和青海同期增长48%和28%。肉类总产量目标为3433万公斤,这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包括引进和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的高产优质种畜和种植技术,以及提升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水平。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论文建议构建一个完整的农牧科技服务体系。这包括优化科技推广机构,提供针对性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以增强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加强与高等农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尤其是针对当地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农业信息网络,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动态。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科技服务的普及性,确保信息和服务能够覆盖到所有农户,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以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科技差距,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这篇论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科学的农牧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方案,以期通过科技力量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