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埃红外与NMR解析水泥水化C-S-H微结构脱钙过程

1 下载量 1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68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水泥水化浆体中C-S-H微结构脱钙分析"这一关键主题,由何真和王磊两位作者共同进行研究,他们利用了先进的富里埃红外和高分辨率固体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来深入剖析两种硅酸盐水泥在不同龄期浆体中的C-S-H凝胶微结构。C-S-H,即钙-硅酸盐凝胶,是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最重要成分之一,对水泥的性能有重大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尽管C-S-H在不同龄期的水泥浆体中存在,但其微观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别是结晶性和硅氧四面体聚合度方面。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水化硅酸根单体Q0H与质子化的二聚C-S-H发生聚合,形成较长的C-S-H链,这是导致C-S-H聚合度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这一聚合过程揭示了C-S-H结构演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此外,研究还发现C-S-H中出现了四配位铝(Al[4])在桥四面体位置的存在,类似于水化硅酸根单体的作用,它连接二聚C-S-H,形成更为复杂的铝硅链。这种铝的参与进一步影响了C-S-H的结构特性。 作者何真,作为博士、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的资助。该研究不仅对于理解C-S-H在水泥硬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有重要意义,也为揭示C-S-H的微观结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文章被归类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为建筑材料学,通过关键词"C-S-H"、"微结构"、"聚合度"和"机理",读者可以快速找到这篇关于水泥基础材料深入研究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