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积水演化规律与边界角研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1 收藏 3.83MB PDF 举报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积水范围动态演化规律-论文"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积水范围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对象位于安徽淮北五沟煤矿的1031工作面,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进行了解译,对2013年至2017年间地表积水范围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研究,论文提出了积水演化四个阶段的理论:未形成期、同步增长期、残余增长期和相对稳定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在同步增长期和残余增长期,工作面的推进距离、净降水量与积水面积的日增长量成正比关系,而地下水埋深则与之成反比。这意味着,随着开采工作的推进,地表积水面积会逐渐增加,降雨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此有显著影响。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工作面的推进距离,当推进距离达到约476米时,地表开始出现积水,而在工作面停采后大约5个月,积水面积趋向于稳定。 论文还引入了积水边界角的概念,这是一个描述积水范围边缘变化的重要指标。积水边界角在同步增长期和残余增长期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但受到气象条件(如降雨)、地下水埋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波动。在相对稳定期,积水边界角趋向于90度,表明积水区域的形状趋于稳定。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的积水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以及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可以更有效地预测和管理积水问题,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有助于提高煤矿开采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