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初学者教程:基于FIFO的串口发送机设计解析

0 下载量 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220KB PDF 举报
"零基础学FPGA(十二):基于FIFO的串口发送机设计全流程及常见错误详解" 本文是零基础学FPGA系列的第十二篇教程,主要讲解如何设计一个基于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先进先出)的串口发送机。文章作者在理解并消化已有代码的基础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设计思路,适合初学者参考,并期待有经验者提供指导。 FIFO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存储结构,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常用于处理不同速度或不同时钟域的数据传输。例如,当AD采集速率与PCI总线传输速率不匹配时,FIFO可以作为数据缓冲,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此外,FIFO还能用于数据宽度不匹配的情况,如8位单片机与16位DSP之间的数据接口。 在设计串口发送机时,主要包含三个模块:数据产生模块(dataoutput)、FIFO控制模块(fifo_ctrl)和UART控制模块(uart_ctrl)。FIFO模块作为数据缓冲,用于存储待发送的数据。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信号包括时钟、复位、数据写入(wr-datain)和数据读出。作者建议在设计初期,先在纸上绘制模块间的连接图,以便更清晰地理解各个部分的交互。 设计流程大致如下: 1. 初始化模块:设置时钟和复位信号,这是所有模块共有的基础。 2. 数据产生模块:负责生成要发送的数据,将数据通过wr-datain信号传送给FIFO。 3. FIFO控制模块:例化FPGA厂商提供的IP核,管理数据的写入和读出。FIFO内部的读写指针需要正确管理,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溢出。 4. UART控制模块:根据串口协议,控制数据的发送,从FIFO中读取数据并通过UART接口发送出去。 在实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常见错误包括: - 时钟同步问题:不同模块可能工作在不同的时钟域,需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同步。 - FIFO满标志和空标志的处理: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等待。 - 读写指针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数据重叠或丢失,需要正确更新读写指针以保持FIFO状态的正确性。 - UART协议错误:如波特率设置不正确,数据帧格式错误等,可能导致通信失败。 设计完成后,应进行仿真验证,检查各个模块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同时,实际硬件测试也很关键,以确保设计在真实环境中能够稳定运行。 基于FIFO的串口发送机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初学者深入理解FPGA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FIFO解决时序和数据匹配问题。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升FPGA设计技能,也能锻炼解决问题和调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