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故障影响与恢复原理

需积分: 0 15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5.42MB PPT 举报
"数据库系统原理涉及数据库在遇到各种故障时的恢复策略,主要分为物理破坏和逻辑破坏两类。恢复操作依赖于冗余数据来修复损坏或不正确的数据,这一过程在大型数据库中尤为复杂。此外,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包括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阶段,现代数据库系统提供数据独立性、共享性、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功能。DBMS作为关键组件,负责数据的组织、管理、保护和恢复,旨在减少冗余、增强数据的共享和兼容性。" 在数据库系统中,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首先,物理故障是指数据库的介质,如硬盘,遭受损坏,导致数据无法访问。这种情况下,恢复通常需要备份数据和使用硬件替换技术。 其次,逻辑故障涉及到数据库中的数据处于不一致状态,可能是由于事务故障、系统故障或其他软件问题导致的。这类故障可能使数据库违反其完整性约束,需要通过日志记录和其他冗余信息进行逻辑恢复。 恢复操作是数据库保护的重要部分,它基于冗余数据,如日志文件、备份和镜像,来重新构造数据库的正确状态。尽管恢复原理相对简单,但实际实现往往相当复杂,特别是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恢复子系统的代码量可能占据整个系统的大比例。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依赖人工处理数据;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管理效率有所提升;最后是数据库系统阶段,引入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组织、管理和保护。DBMS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管理方式,确保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不受物理结构变化影响)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存储方式改变不影响逻辑结构),同时支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非法访问)、完整性(确保数据正确有效)和并发控制(多用户同时操作的协调)。 现代数据库系统不仅关注数据的集中管理,还强调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数据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决策的可靠性。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优化以及新兴的数据管理技术,如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管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