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详解

0 下载量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5.02MB PPT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主要讲解了IP地址的相关知识,包括IP地址的概述、分类、子网、超网以及NAT技术。由闫伟光博士主讲,通过引言部分对二进制的理解引入,详细阐述了IP地址的基础概念和演进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是标识网络上设备的独特地址,它基于IPv4协议,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分为四个8位部分,即四个字节,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显示为0.0.0.0到255.255.255.255。这种分段形式方便人类阅读和记忆。 IP地址根据其前几位的值被划分为不同类别,主要包括A类、B类、C类、D类和E类地址。其中: 1. A类地址范围从1.0.0.0到127.255.255.255,第一个字节用于网络标识,剩下三个字节用于主机标识。A类地址可以支持最多126个网络和每个网络上最多16777214台主机。 2. B类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前两个字节用于网络标识,后两个字节用于主机标识。B类地址可以支持16382个网络和每个网络上最多65534台主机。 3. C类地址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前三字节用于网络标识,最后一个字节用于主机标识。C类地址可以支持221个网络和每个网络上最多254台主机。 4. D类地址从224.0.0.0到239.255.255.255,主要用于多播,不分配给单个主机。 5. E类地址从240.0.0.0到247.255.255.255,保留用于将来扩展或实验用途。 此外,IP地址的管理还包括子网划分,通过借用主机部分的位来创建更小的子网,以更有效地利用IP地址空间。超网(Supernetting)则是将多个连续的子网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络,简化路由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解决公网IP地址的短缺问题,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 本课程涵盖了IP地址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同时也为学习其他网络协议和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