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迁移效应与VLSI测试方法:失效分析与可测性设计详解

需积分: 48 14 下载量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4.41MB PDF 举报
电迁移效应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尤其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中,它可能对电路性能产生显著影响。VLSI是指非常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些器件集成了数百万到数十亿个晶体管,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电迁移是由电流在硅片内部移动导致的材料迁移,可能导致物理缺陷,如金属线断裂(开路)和短路。 1. **电迁移失效机制**: - 开路失效: 当缺陷超过线路尺寸或扩展到多层时,可能导致节点间的连接中断,形成局部开路。例如,金属线断裂或多余材料完全遮盖通孔会阻碍上下层的连接。 - 短路失效: 过多的材料可能导致线路之间意外连接,如栅氧击穿引起电阻性短路,尽管这种短路通常有非零阻抗。 **VLSI测试方法学与可测性设计**: - VLSI测试方法学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功能性。它包括基本的电路测试概念、数字电路的描述与模拟、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测试方法、专用可测性设计技术等。 - 可测性设计是关键,旨在提高芯片的可测试性,包括使用扫描和边界扫描技术、IDDQ测试(静态功耗测试)、随机和伪随机测试,以及生成电路结构和序列的选择。 - 内建自测试( Built-in Self-Test, BIST)也是重要一环,利用嵌入在芯片内的测试逻辑来检查其功能。 - 数据压缩技术和内存、系统级芯片(SoC)的可测性设计方法也被讨论,以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 《VLSI测试方法学和可测性设计》这本书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不仅适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的专业人员,也适合高校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学习VLSI技术的教材。书中强调了电迁移效应对于理解这些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试策略来应对这一潜在问题。 电迁移效应是VLSI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掌握相应的测试方法学和可测性设计技巧是确保电路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通过对失效机制的理解和针对这些机制的测试策略,可以提高VLSI产品的可靠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