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串补线路双端测距算法:基于贝瑞龙模型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19MB PDF 举报
"基于贝瑞龙模型的特高压串补线路双端测距算法 (2014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特高压串补线路(Ultra-High Voltage (UHV) series compensated lines)故障测距的问题,针对现有测距方法精度不足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瑞龙模型(Bergeron Model)的双端测距算法。贝瑞龙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理论模型,它可以更精确地描述线路的电气特性。 在特高压电力系统中,串补(Series Compensation)技术被用来改善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传输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故障测距的复杂性。传统的单端测距方法容易受到高频分量、线路分布电容以及串联补偿器(如MOV,Metal Oxide Varistor)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导致测距精度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端测距方案。 该方案首先依据特高压工程的实际背景,利用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通过数学推导计算出故障点的电压和电流值。然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充分考虑了特高压线路的分布电容特性,这样可以减少高频分量的影响,提高测距准确性。此外,由于不依赖具体的串补模型,因此算法的可靠性不受MOV等非线性设备影响。 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双端测距算法在各种故障类型下都能保持较高的测距精度,并且对于具有过渡电阻的故障也有良好的适应性。这表明,该算法有望在实际特高压串补线路中提升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故障恢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的作者包括苏新霞、王致杰、陈丽娟等人,他们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 关键词:特高压串补输电线路、双端电气量、故障测距、贝瑞龙模型。分类号:TM712,文献标志码:A。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特高压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精度,这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故障快速响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