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与原始资料重要性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31 117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1 3 收藏 527KB PDF 举报
"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资料基础主要源于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地质图及矿产图。这些数据对于构建数据库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其质量和后续的公益服务。中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始于1955年,经历了初期的技术摸索和全面发展两个阶段,培养了技术队伍,为全国范围内的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在1958年至1966年间,随着专业区调队的建立,调查工作迅速扩展,但也曾出现过质量下降的问题,随后进行了调整和质量控制。" 在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质量和选择是核心因素。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这是对特定地理区域内地质特征、构造、岩石、矿物、地层、地质历史等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成果;二是地质图和矿产图,它们直观地展示了地表地质结构和矿产分布情况,是地质调查的重要可视化工具。 建国初期,中国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如秦岭、南岭、祁连山等,工作程度相对较低。1955年后,随着中苏合作的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逐渐展开,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不仅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到了1958年,随着专业区调队的成立,调查工作迅速扩大到全国范围,到1960年已建立了27个区调队,标志着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然而,1958年至1962年间,由于片面追求进度,一些调查工作质量有所下滑。对此,1962年的区测普查工作会议强调了质量问题,要求各队进行纠正,并对已完成的图幅进行审查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时期的调整反映了地质调查工作中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确保了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能基于高质量的基础资料。 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提供了详实的地质信息,对于地质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数据的积累和更新,反映了我国在地质调查领域的持续进步和技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