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气温变化分析:50年增温趋势与季节差异

下载需积分: 17 | PDF格式 | 620KB | 更新于2024-08-11 | 90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吉林西部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2007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由韩梅、张青、王少江和杨利民等人撰写,基于1953年至2001年间长岭气象站的实测气温数据,深入分析了吉林省西部近5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该地区平均气温以每10年0.4℃的速率持续升高,其中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增温速度最快,达到每10年0.6℃。这种升温现象在不同季节中表现不一,冬季增温幅度最大,为每10年0.6℃,其次是春季,每10年0.4℃。夏秋两季的平均气温增长相对较慢,为每10年0.2℃,并且没有出现夏季降温的现象。 极端气温方面,极端最低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而极端最高气温则有轻微的上升。进入21世纪初的两年,冬季气温出现了明显的回调,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近50年以来的最低值。这些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相吻合,提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的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涵盖了气候变化的原因、趋势、机制和影响等多个方面。论文中提到,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如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改变、大气成分变化等,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气候。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除了平均气温的变化,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是重要指标。论文指出,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变化更明显地体现在极端天气条件的变化上,如热浪、洪水和风暴等。因此,监测和分析极端气温的变化对于理解全球变暖的全面影响至关重要。 这篇论文提供了吉林西部地区近半个世纪气温变化的详细数据和分析,揭示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这对于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以及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