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的工作原理与M1卡实现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1
收藏 136KB PDF 举报
射频卡,或称非接触式IC卡,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结合了射频识别(RFID)和集成电路(IC)技术,开创了无源、非接触式的电子器件新纪元。这种技术允许卡片在近场范围内,通常5-10毫米,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而无需物理接触。
M1卡,由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是射频卡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包括两个核心组件:射频天线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射频天线由特制的磁感线圈构成,用于接收读卡器发出的固定频率电磁波。这个电磁波与卡内的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卡内电容积累电荷,当电荷量达到一定电压(例如2V)时,这些电荷就可为卡片内部电路提供电源。
ASIC则是M1卡的核心,由高速射频RF接口、数据读写控制单元和存储部件EEPROM组成。RF接口负责接收并处理由LC谐振电路产生的电源电压,以及复位和时钟信号。数据读写控制单元则对来自RF接口的数据进行调制和解密,并按预定步骤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交互,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读写器首先通过串口与计算机建立连接,然后在射频感应区域内搜索射频卡。如果同时检测到多张卡片,读写器会启用反冲突机制,选择其中一张卡片进行通信,避免数据冲突。这种机制通常基于某种算法,如时分多址(TDMA)或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和有序。
射频卡的读写过程涉及编码、解码、加密和解密等复杂的信号处理步骤,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此外,由于无需物理接触,射频卡也具有防尘、防水和耐磨损的优点,适用于多种环境,如公共交通、门禁系统、电子支付等领域。
总结来说,射频卡读写原理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非接触通信的技术,通过M1卡的特殊设计实现了无源供电和数据交换。这种技术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卡片上的射频天线和ASIC,还需要读写器的配合,共同完成数据的读取和写入,从而推动了现代智能卡技术的发展。
408 浏览量
529 浏览量
202 浏览量
2021-09-11 上传
2021-09-10 上传
766 浏览量
116 浏览量
2021-09-09 上传
weixin_38560768
- 粉丝: 5
- 资源: 895
最新资源
- FLASH四宝贝之-使用ActionScript.3.0组件
- 《j2ee开发全程实录+》.pdf
- 精通 JavaScript.pdf
- 矩阵理论+Matrix+Theory
- JSP2_0技术手册.pdf
- 图书馆读者网络服务系统的架构与实现
- 振荡器模拟知识20090406
- 推荐Java 学习资料——Java技能百练.pdf
- 深入浅出Struts2.pdf
- Hibernate开发指南.pdf
- 代理中Domino对域的解析和GetItemValue使用方法
- EJB3.pdf EJB3.pdf
- VHDL电路设计例代码集.doc
- photoshop快捷键
- 俄罗斯方块VC++课程设计
- modelsim学习资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