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串行通信解析:异步与同步通信机制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800K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的课件,重点讲解了第10章的串行通信及其接口。内容涵盖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区别以及异步串行通信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通信中,串行通信是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特别是在单片机系统中,它能够有效地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交换。串行通信是指数据的每一位按照顺序依次传输,这种方式相对于并行通信(数据各位同时传输)来说,虽然传输速度较慢,但节省了线路,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并行通信则因为传输速度快、效率高,更适合于近距离、高速的数据传输,如内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 串行通信有两种主要形式: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同步通信要求发送和接收方在数据传输时保持严格的时钟同步,数据块之间用特定的同步字符填充,以确保数据流的连续性。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较少,因为它对系统时钟的精确度要求较高。 异步通信是串行通信中更为常见的方式,它不要求严格的时钟同步,而是通过在数据帧中包含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起始位通常为低电平,标志着数据传输的开始;数据位是从低位到高位的逐位传输,可以是5到8位;奇偶校验位用于错误检测,可以设置为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停止位为高电平,表明一帧数据的结束。例如,ASCII码的字符帧就由10位组成,包括7位数据、1位起始位、1位校验位和1位停止位。 在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中,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所以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模式更为灵活。为了确保有效通信,收发双方需要预先约定两个关键参数:字符帧的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数量、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的设置;以及传输速率,即波特率,它定义了每秒传输的位数。通过这些约定,单片机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有效数据交换,如传感器、显示器或其他单片机系统。此外,单片机常常利用串行接口如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来实现串行通信功能,简化硬件设计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