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入门:理解extern声明全局变量及其历史

需积分: 46 9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7.98MB PPT 举报
本章节详细介绍了C语言的基础概念与历史背景,特别是关于extern关键字在声明外部变量中的应用。C语言作为一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高级编程语言,起源于1970年的B语言,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设计,用于改进UNIX操作系统。B语言虽然精炼且接近硬件,但数据类型不明确。C语言在1975年随着UNIX第6版的发布而受到广泛关注,随后1977年的《可移植C语言编译程序》进一步推动了其普及。 C语言在1978年被Brian W.Kernighan和Dennis M.Ritchie合作的经典著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进一步确立为标准,这本书对于C语言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C语言迅速扩展到各类计算机平台,脱离了UNIX的依赖,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之一。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发布了ANSIC标准,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和一致性,后续的标准如1987年和1990年的87ANSI C以及ISO9899—1990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可能存在细微的语言差异,因此在学习和使用时,了解所使用的编译器特性和规则至关重要。本书的内容主要基于ANSIC,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针对特定编译器进行适配。 在这一章中,读者将学习如何通过extern关键字声明外部变量,这是为了让变量可以在函数外部被访问,其作用域从定义位置延伸到整个程序文件的结尾。外部变量通常存储在静态存储区,确保了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的持久性。理解并掌握extern的使用,对于编写模块化、可重用的代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