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需积分: 12 2 下载量 1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632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如何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包括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的构建,以及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和相关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为后续的设计、编码和测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标题】"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建模来理解和表达用户需求。 【描述】中提到,建模的主要目标包括:描绘用户需求、为软件设计提供基础,以及制定验收标准。需求模型通常分为三类: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数据模型使用实体-关系图(ER图)来展示数据结构和关系;功能模型则通过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以及处理算法来说明系统功能;而行为模型利用状态转换图来表示系统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 实体-关系图(ER图)是描述数据模型的一种工具,它展示了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在医疗费管理系统的例子中,ER图可以用来表示职工、部门、医疗费用类型和报销记录等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数据规范化是确保数据模型有效性和效率的过程,它涉及将不规范的数据表转化为一系列符合范式(如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等)的表,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 状态转换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比如在医疗费管理系统中,可以创建一个状态图来表示职工的报销状态(如未达到限额、超出限额等)及其触发条件。 除了建模,需求分析还包括多个具体任务,如确定系统的综合要求(如运行环境、性能、功能、接口和其他要求),分析数据需求,书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修正开发计划,制定测试计划,以及编写初步的用户手册。 例如,对于“某校医疗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需要考虑系统在特定硬件和操作系统上的运行,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定义报销流程,处理接口(如与其他数据库系统的交互),并规划系统维护和更新。 总结来说,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逻辑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用户需求,确保开发出的系统能够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这包括对数据的管理、功能的实现和系统行为的模拟,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运行环境、性能指标和未来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