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光电成像系统:空间点目标弥散与拖尾特性深入研究

0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3.52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星载光电成像系统在对空间点目标成像过程中遇到的两种关键问题:弥散与拖尾效应。弥散是由于光学系统的衍射和像差引起的,这些因素导致原本预期的点目标在图像中呈现出模糊的分布,而非一个清晰的点。作者基于空间目标可见光反射特性和系统点扩散理论,构建了一个数学物理模型,对这些因素导致的成像弥散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进行了量化研究。 系统衍射影响着光线在通过光学元件时的分布,使得点目标的边缘出现模糊,而像差则可能源于镜头制造误差或环境条件,它会进一步增加目标成像的弥散程度,使像斑中心的强度减弱。这不仅影响图像质量,也对目标识别的精确度构成挑战。 此外,论文还研究了星载光电成像系统与空间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对拖尾现象的影响。当系统与目标移动时,单帧积分时间内,目标在像平面上留下的轨迹(拖尾)长度会根据轨道高度和观测角度发生变化。具体来说,结果显示在成像系统参数固定的条件下,当目标的轨道高度降低或者观测角增大时,目标的拖尾长度会相应增加。这揭示了影响拖尾特征的关键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因此,对于星载光电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空间目标识别算法的发展,理解并控制这些成像效应至关重要。通过精确的模型建立和仿真,可以提高系统的成像性能,确保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能有效地捕获和解析微小的目标特征,从而提升航天任务的成功率。这项研究对于航天器的设计、遥感应用以及空间目标跟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