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单极天线组阵:12dB线极化RFID天线设计

5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265KB PDF 举报
"RFID技术中的一种形式新颖的12dB线极化RFID天线的研究"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需人工干预,能够识别高速移动的物体,并能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库存控制、资产管理、产品追踪等领域。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一种新型的12dB线极化RFID天线设计,与传统的微带天线组阵相比,这种设计采用了单极天线组阵的方式,展现出了诸多优势。通常,微带天线组阵的尺寸较大,为580mm×260mm×50mm,而单极天线组阵则能实现小型化,重量轻,成本低,同时保持了较强的天线方向性。 在天线的设计中,单极振子被用于构建天线阵列。单极天线是偶极子天线的一种变体,其中一臂长度被缩短为零,直接接地,而另一臂则垂直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得天线长度等于四分之一波长,以达到谐振状态,确保与传输线馈线的良好匹配。如果天线长度显著小于四分之一波长,匹配和效率会受到严重影响,馈线区域的辐射也会恶化天线的方向图特性。 单极天线的电流和电荷分布与对应的对称振子上臂相同,但其输入电压和输入阻抗只有对称振子的一半。虽然单极天线的最大辐射强度与对称振子相同,但辐射只发生在上半空间,因此辐射功率和平均辐射强度减半,方向性系数加倍。然而,由于实际地面对有限电导率的影响,主瓣上翘的强度减弱,导致辐射效率降低。因此,四分之一波长的单极天线有效增益通常低于半波振子天线。 为了提高天线的增益,设计中采用了引向器。引向器位于单极天线之前,其长度通常在0.41λ到0.46λ之间,与有源振子之间的距离介于0.15λ到0.4λ。引向器上的感应电流相位超前或滞后,使得沿天线阵列方向的场强大于反方向,从而增强增益和方向性。增加引向器的数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增益,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天线的复杂性和成本。 这项研究提出的单极天线组阵设计为RFID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尤其对于需要轻便、低成本且具有高定向性的场合,这种天线设计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优化引向器的数量和位置,可以精确控制天线的增益和方向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这种创新设计不仅提高了RFID系统的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推动RFID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