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操作:以三步分解执行为例
需积分: 50 1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01MB PPT 举报
"数据库课件,讲解如何分解执行数据库操作,包括取元组、删除元组和插入新元组三个步骤。"
在数据库领域,关系数据库是最为流行且主导型的数据存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中。关系数据库的概念由E.F. Codd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他的贡献使他荣获了1981年的ACM图灵奖。关系理论基于集合代数,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在于它们使用规范化了的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集,即关系。这种表格结构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其中每条记录(元组)由一系列属性组成,每个属性都有固定的取值范围,即域。例如,一个学生表可能包含学号(SNO)、课程号(CNO)和成绩(GRADE)等属性,每个属性对应一个特定的域,如学号是字符串类型,成绩是整数类型。
在数据库操作中,关系代数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库查询和更新的抽象操作集合。在给定的例子中,演示了如何通过三步完成对数据库的修改:
1. **取出元组并命名**: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要修改的元组。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σ(选择)操作找出满足条件"SNO=‘96004’∧CNO=‘C5’"的所有元组,即学号为96004且课程号为C5的记录。结果是元组集合V,即{(‘96004’, ‘C5’, 原成绩)},原成绩可能是除85之外的某个值。
2. **删除原有元组**:第二步是删除这个元组。这通常涉及在内存中创建一个新的关系,即原始SC表去掉满足条件的元组,得到SC-V。
3. **插入新元组**:最后一步是将更新后的元组插入到数据库中。在本例中,我们要将成绩更改为85分,所以新元组为{(‘96004’, ‘C5’, 85)},将其插入到SC表中。
这种操作方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这些操作会受到事务管理的控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状态,并支持并发控制和恢复机制。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进一步涉及到规范化,这是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完整性。常见的规范化级别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以及更高的BCNF(博科斯范式)等。规范化过程通常涉及到分解表格,消除非主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
早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包括IBM的System R和加州Berkeley分校的INGRES,这些系统为现代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如今,我们有许多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它们都基于关系模型,提供高效、可靠的存储和查询能力。
2008-12-25 上传
2013-12-15 上传
2008-06-04 上传
2010-04-07 上传
2009-06-30 上传
163 浏览量
2021-09-23 上传
2022-06-0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Pa1nk1LLeR
- 粉丝: 67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aws-realtime-transcription:实时转录演示
- latex_cd:用于 LaTeX 项目的自动编译器和 Dropbox 上传器
- civicactions-homesite:CivicActions网站重新设计
- VUMAT-KineHardening_vumat_ABAQUSvumat
- htl:超文本文字
- blog_app_frontend
- aioCoinGecko:CoinGecko API的Python异步包装器
- Excel模板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zip
- React Native 计算器和计算器输入组件
- HackerNews_Reader:新闻阅读器
- php_imagick-3.4.4rc2-7.2-nts-vc15-x64.zip
- apache-tomcat9
- FreeRTOS_DTU_8M_GPRSDTU_STM32F103_freeRTOSV10.3.1_freertosdtu_Fr
- React更多
- 019.朔州市行政区、公交线路、 物理站点、线路站点、建成区分布卫星地理shp文件(2021.3.28)
- corpoetica-forestry-hy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