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收藏 258KB DOCX 举报
“180809011134张婷婷实验七.docx”是一个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实验报告,主要探讨了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涵盖了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实验重点在于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同时也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设计的各个阶段: 1. **需求分析**:系统需支持考生填报3个平行志愿,按照分数高低依次录取,相同分数时优先考虑志愿顺序。系统功能包括:输出考生名单、统计招生总人数和各院校人数、确定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位次、院校招生计划、报考名单、专业招生计划、报考名单、同分位次人数、名次写入考生表、录取方法、调剂方法和分析死档原因。涉及到的主要实体有考生、计划和院校。 2. **概念结构设计**:在这个阶段,通常会使用E-R图(实体-关系图)来表示实体、属性和关系。考生实体包含考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类别、各科目成绩和总成绩;计划实体包括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和人数;院校实体则有院校代码和院校名称。此外,还需要设计一个志愿表来连接考生和院校之间的关系。 3. **逻辑结构设计**:在这一阶段,会根据概念模型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表结构。例如,考生表可能包含考号为主键的字段,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各科目成绩等字段。计划表和院校表也会相应创建,而志愿表则用来关联考生和他们所填报的院校。 4. **实现方法**:通过SQL语句创建数据表,如示例中的CREATE TABLE命令,定义了考生表的各个字段,包括考号(主键)、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各科成绩以及计算的总分。类别也是必填字段。这里还提到了 PRIMARY KEY 和 CONSTRAINT 的使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这个实验报告展示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从理解业务需求到抽象出概念模型,再到具体的数据表设计,最后通过SQL实现。它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数据库设计的理解,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在实际项目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库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