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K Means聚类方法与案例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8 收藏 2K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clustering_pythonkmeans_K._聚类_聚类Python_" 该文件聚焦于Python编程语言中实现聚类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K-means聚类方法,以及一般的聚类算法实现过程。聚类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的一种,主要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点按照相似性进行分组。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以及统计学中,聚类技术被广泛应用,用于数据的分析和理解。 1. Python与数据科学的结合 Python是一门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领域的编程语言,由于其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库支持,成为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首选语言。在数据科学领域,Python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库,如NumPy、Pandas、SciPy和Matplotlib等,这些库为实现复杂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提供了便利。 2. 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聚类是一种迭代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数据集划分成K个簇,使得每个数据点属于离其最近的簇中心(即质心),以此来最小化簇内距离的平方和。在Python中,K-means算法可以通过scikit-learn库中的KMeans类进行实现。算法步骤通常包括: -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 -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给最近的质心,形成K个簇。 - 计算每个簇的所有点的均值,并更新质心位置。 - 重复步骤2和3直到质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3. 聚类Python实现过程 在Python中,实现聚类算法通常需要导入特定的库,并使用这些库提供的函数和类。对于K-means算法,使用scikit-learn库非常方便,用户只需定义簇的数量K,算法就可以自动执行上述过程。除了K-means之外,scikit-learn库还支持其他聚类算法,如层次聚类、DBSCAN、谱聚类等。 4. 聚类算法的应用场景 聚类算法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应用场景,包括: - 市场细分:通过分析消费者数据,聚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特征,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 图像分割:在图像处理中,聚类算法可以将像素点按照颜色或亮度分组,用于图像的分割处理。 - 异常检测:异常点往往不属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簇,聚类可以帮助识别这些异常数据点。 - 文档分类:通过聚类可以将文本数据按照主题或关键词进行分组,便于信息的检索和管理。 5. 注意事项与改进方向 K-means算法有几个局限性需要注意: - 簇的数量K需要事先指定,实际中很难确定最合适的K值。 - K-means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可能导致最终聚类结果的质量差异。 - 对于非球形簇结构的数据集,K-means的效果可能会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 采用算法(如肘部法则)来估计最佳的簇数量K。 - 使用多次运行K-means算法并取最佳结果的方法来减少对初始质心选择的依赖。 - 结合其他聚类算法(如层次聚类或谱聚类)来处理特定的数据结构。 总结而言,"clustering_pythonkmeans_K._聚类_聚类Python_" 文件中涵盖了Python语言实现聚类算法,尤其是K-means聚类的详细代码示例和相关知识点。学习和掌握聚类算法,特别是使用Python进行实践,对于数据科学家和分析师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cdis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andas import DataFrame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用来正常显示中文标签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用来正常显示负号 pd.set_option('display.max_rows', None)#显示全部行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umns', None)#显示全部列 np.set_printoptions(threshold=np.inf)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umns', 9000) pd.set_option('display.width', 9000)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width', 9000) df = pd.read_csv(r'附件1.csv',encoding='gbk') X = np.array(df.iloc[:, 1:]) X=X[0:,1:] k=93 kmeans_model = KMeans(n_clusters=k, random_state=123) fit_kmeans = kmeans_model.fit(X) # 模型训练 #查看聚类结果 kmeans_cc = kmeans_model.cluster_centers_ # 聚类中心 print('各类聚类中心为:\n', kmeans_cc) kmeans_labels = kmeans_model.labels_ # 样本的类别标签 print('各样本的类别标签为:\n', kmeans_labels) r1 = pd.Series(kmeans_model.labels_).value_counts() # 统计不同类别样本的数目 print('最终每个类别的数目为:\n', r1) # 输出聚类分群的结果 # cluster_center = pd.DataFrame(kmeans_model.cluster_centers_, # columns=[ str(x) for x in range(1,94)]) # 将聚类中心放在数据框中 # cluster_center.index = pd.DataFrame(kmeans_model.labels_). \ # drop_duplicates().iloc[:, 0] # 将样本类别作为数据框索引 # print(cluster_center)代码解释

2023-06-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