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3.10内存管理详解:从初始化到虚拟内存

需积分: 44 97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1.92MB PDF 举报
"内存管理-无涯教程-python3教程完整离线版" 是一份关于Linux3.10内核内存管理的教程,涵盖了物理内存布局、CPU架构、内存管理模型、初始化过程、物理内存管理和进程虚拟内存等多个方面。教程详细阐述了节点(Node)、Zone结构、page结构、分页机制、Setup_arch函数、per-CPU area初始化、节点和域初始化、伙伴系统以及slab分配器的工作原理。此外,还讨论了进程的虚拟内存管理,包括进程准备知识、文件与虚拟内存的关系、虚拟内存区的操作等。 在Linux3.10内存管理中,物理内存的布局获取是在系统启动早期,当CPU仍处于实模式时,通过调用BIOS中断e820来完成的。这个过程在`arch/x86/boot/main.c`中的`detect_memory()`函数中实现。物理内存的管理主要依赖于节点(Node)和Zone结构,这些结构帮助内核有效地组织和分配物理内存。 Linux内核的分页机制是内存管理的基础,它将大块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便于管理和分配。`Setup_arch`函数在初始化阶段负责设置与CPU架构相关的参数。per-CPU area初始化则是为了支持多处理器环境下的内存分配。节点(node)和域(zone)初始化则进一步细化了内存的组织,将内存分为不同的区域,如DMA、正常和高内存区。 伙伴系统是Linux内核用于大块内存分配的核心算法,它通过将空闲页分成对并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二叉树结构,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大块内存的分配和合并。slab分配器则针对小块内存的频繁分配和释放,通过缓存已分配的对象来减少内存碎片和提高效率。slab有多种变体,如slab、slub和slob,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进程虚拟内存管理涉及到进程的地址空间组织。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包括代码、数据、堆和栈等区域。文件和虚拟内存的关联允许进程通过映射文件到其地址空间来共享数据或执行代码。虚拟内存区操作,如创建和删除地址区间,是通过系统调用来实现的,允许进程动态调整其内存布局。 这份教程深入探讨了Linux内存管理的各个关键方面,对于理解操作系统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配内存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无论是对于系统开发者、内核调试人员还是想要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内部运作的程序员,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