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与DDR内存技术解析

需积分: 44 23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2.85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和双倍数据速率(DDR)内存技术,包括它们的基本功能、结构操作、主要特性差异以及各代DDR的发展与改进。 DRAM是计算机内存的一种类型,全称为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其主要功能是临时存储处理器需要快速访问的数据。DRAM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存储电荷来代表二进制数据,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完整性。相比于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DRAM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但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常被用作主存。 DDR内存是DRAM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来提升系统性能。DDR-II是在DDR基础上的升级,传输速率分别达到533、667、800Mbps,而DDR-I则为266、333、400Mbps。DDR-II引入了4-bit预取机制,而DDR-I只有2-bit,这意味着DDR-II在每个时钟周期内能处理更多数据。此外,DDR-II的突发长度(Burst Length)支持4和8,而DDR-I支持2、4和8,提升了连续数据传输效率。 DDR-III进一步提高了速度,可达1066、1333、1600Mbps,并采用了8-bit预取,以增强数据吞吐量。它还引入了DLL(延迟锁相环)以确保高速信号的精确时序,同时采用差分时钟和数据 strobe (DQS)信号,以提高信号完整性和降低干扰。DDR-III的内核电压降至1.8V,相比于DDR-II的2.5V,显著降低了功耗。DDR-III还引入了OCD(On-Chip Driver)控制和ODT(On-Die Termination)控制,以优化信号质量和电源管理。 DDR内存系列的其他改进还包括CAS(列地址选择)延迟的减少,DDR-III支持3-7个时钟周期,而DDR-I不支持或限制更多。DDR-III还有零时钟周期的读写延迟,提高响应速度。新的MRS(Mode Register Set)设置允许更灵活的内存配置,ZQ校准和DQS校准功能则提升了信号精度和稳定性。 总体而言,随着DDR技术的发展,内存的传输速度、能效和信号完整性都在不断提升,满足了计算设备对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的需求。从SDRAM到DDR-III,内存技术的进步显著推动了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