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Android Activity状态与系统架构

需积分: 16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1.96MB PPT 举报
"了解Android系统,特别是Activity状态及其生命周期对于Android应用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将概述Android的发展历程、系统框架、启动流程、应用程序结构以及IPC通信机制,并深入探讨Android GDI的基本框架。" Android发展历程始于2003年,由Andy Rubin等人创建的Android Inc.开始,后来在2005年被Google收购,最终于2008年发布了第一个商业版本。自那时以来,Android经历了多个主要版本更新,不断改进用户体验和开发者工具,如Froyo(2.2)、Ice Cream Sandwich(4.0)、KitKat(4.4)、Lollipop(5.0)、Marshmallow(6.0)、Nougat(7.0)、Oreo(8.0)、Pie(9.0)、Q(10.0)、R(11.0)、S(12.0)等,直至现在的最新版本。 Android系统框架分为四个主要层次: 1. 操作系统层:基于Linux内核,提供硬件驱动和基础系统服务。 2. 库和运行环境:包括C/C++库,如SQLite、OpenSSL、WebKit等,以及Dalvik或ART运行时环境,负责执行应用程序的字节码。 3. 应用程序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API,用于构建应用程序,包括Activity管理、Intent机制、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 Receiver、Service等组件。 4. 应用程序层:由开发者使用Java或Kotlin编写的应用程序,包括系统预装应用和用户下载的应用。 Activity状态是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的核心部分: - Active/Running:当Activity首次启动或位于栈顶时,它是可见且可交互的,用户可以直接与其进行操作。 - Paused:如果另一个透明或Dialog类型的Activity覆盖了当前Activity,它会进入暂停状态,虽然仍然可见,但无法接收用户输入。 - Stopped:当Activity被其他全屏Activity覆盖,失去焦点并不可见时,它会被停止,保存其状态,但不再占用处理器资源。 - Killed:Activity可能因系统内存不足或从未启动而被系统回收,这时Activity处于已杀死状态。 在Android中,程序员通过startActivity()启动一个Activity,但不能直接结束它。调用finish()方法仅表示Activity完成了其任务,可以被系统回收,这类似于用户按下BACK键的效果。 此外,Android中的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通信机制允许不同应用程序间的组件相互通信,如Binder、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等。 Android的图形界面(GDI)基本框架主要由SurfaceFlinger服务管理,负责将多个应用窗口的渲染结果合成到显示设备上,同时处理动画和视图的层级关系。 理解Android系统的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任何Android开发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构成了Android应用开发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