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连接套接字通信工作流程详解

需积分: 4 7 下载量 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33MB PDF 举报
"面向连接的套接字通信工作流程及UNIX编程基础" 本文主要讨论了面向连接的套接字通信工作流程,这是网络编程中一个关键的概念,特别是在UNIX环境中。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确保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常用于TCP协议。下面是详细的工作流程: 1. **服务器端流程**: - 服务器首先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这为通信提供了一个端点。 - 使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与一个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绑定,确保服务器知道在哪监听连接请求。 - `listen()`函数使服务器进入监听模式,准备接受来自客户机的连接请求。 - 当客户机连接时,服务器使用`accept()`函数接收连接,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与客户机进行通信,同时保持原始套接字继续监听其他连接。 2. **客户机端流程**: - 客户机同样通过`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 - 客户机使用`connect()`函数尝试连接到服务器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 3. **数据传输**: - 连接建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通过`write()`函数向对方发送数据,并使用`read()`函数接收数据。 - 数据交换完成后,双方均使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连接。 面向连接的套接字通信通常遵循TCP/IP协议,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性,适合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如HTTP、FTP等。 此外,文件还提到了编译与调试的基础知识,这对于理解UNIX编程至关重要: - **编译过程**包括多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为单词符号,检查语法错误。 - **语法分析**检查这些符号是否构成合法的语句,处理语法错误。 - **中间代码生成**将源代码转化为抽象的中间表示,便于后续处理。 - **代码优化**改进中间代码,以生成更高效的机器代码。 - **目标代码生成**最终将中间代码转化为机器语言,即可执行文件。 - **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程序的工具,不同操作系统有相应的编译器,如Windows下的GCC或Visual Studio,UNIX下的GCC等。由于跨平台性,C程序需要在目标平台重新编译才能运行。 掌握面向连接的套接字通信流程以及编译过程对于进行网络编程和UNIX系统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可靠网络应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