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向Linux内核传递启动参数详解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47 41 下载量 1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1 收藏 104KB PDF 举报
在深入理解U-Boot向Linux内核传递启动参数的过程中,本文档提供了一种清晰的指导,主要针对2.6版本以上的Linux内核和传统的U-Boot启动流程。U-Boot作为引导加载程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启动Linux内核之前,会设置并传递一系列关键参数。 首先,U-Boot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与内核交互参数。在较早的版本(2.6之前),使用的是"parameter_struct"方法,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参数结构,包含了系统的基本信息,如根设备标识、内存配置、RAMDISK信息以及可能的命令行参数。然而,随着内核的更新,从2.6版本开始,参数传递采用了更为灵活的"taggedlist"(taggedlist)方式,这允许更多的参数被组织成结构化数据,并且更便于内核解析。 "taggedlist"是通过structtag数据结构来实现的,其中包含了U-Boot需要传递给内核的详细信息,例如内存起始地址、大小、RAMDISK的位置及其大小,以及可能的压缩文件系统信息。这些参数被U-Boot打包在一个structtag实例中,然后将其物理地址传递给即将启动的内核。 在具体的启动流程中,U-Boot会在启动内核前将启动参数的地址存储在寄存器R2中,这是一个标准的启动约定。接着,内核通过这个地址来访问和解析这些参数,以便进行初始化和配置。例如,全局数据结构global_data包含了多个关键信息,如处理器类型、时钟频率、帧缓冲区基地址、显示类型(对于支持VFD的系统)等,这些都是内核启动过程中必须获取的数据。 了解并掌握U-Boot向Linux内核传递启动参数的机制,对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熟练运用这些参数传递技术,可以帮助优化启动过程,提高系统的定制性和可维护性。阅读这份文档对于理解和调试这类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